《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》是一本不容易「摘要」「簡讀」的書,因為倫理與誠信議題除了行為、後果之外,還必須考慮到脈絡。
像是一家公司,倫理守則中有「員工不得收受價值US$150以上的禮物」的規定,主管A到職半年左右,沒有詳讀過倫理守則。有一天物流廠商送來兩張季後賽門票,價值US$500,主管A收下了,而他的助理B告訴其他人這件事,公司的倫理委員會找主管A詢問。
主管A坦承自己收下這件禮物,也表示懊悔,並且也對自己沒注意讀倫理守則致歉,並且提議他會返還門票的金額給物流廠商。助理B也表示之前沒有看到主管A收受其他禮物,而當天門票送到時,助理B也沒有提醒主管A需注意公司的倫理守則。
請問上述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置?作者切斯納說,他建議可以給主管A嚴厲的口頭警告,要求他熟讀倫理守則,並且如果再犯就會依規定懲罰。也會提醒他不能報復助理B。
但是如果情況稍稍不同呢?例如主管A怒氣沖沖否認,或是助理B說類似的情況已經三、四次,且他有提醒主管A倫理守則的規定,或是其他同事說收到門票之後幾天,主管A交代要多發案給該廠商,那麼同樣的行為,處置會相同嗎?顯然如果調查後屬實,主管A甚至有可能需要被解僱處理。
上面的情境要表達的是:個案的事實與細節對於後續的處理會有決定性的影響,當事人的意圖也是重點,過失與刻意為之是不同的,所以調查必須公平、完整、客觀。
作者切斯納強調,做警告或懲戒等重大人事決定時,要仔細想想這些決策在利害關係人、當事員工、主管、部門同事、其他員工,企業夥伴,甚至顧客眼中來看會是什麼樣的?我們的調查與分析夠完整、公平嗎?會不會有偏見?或者企業本身是否也要負一部分責任?如果忽視了這些,可能會導致其他負面後果。
而《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》有相當多的情境案例,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摘要、歸納的,因此是我沒辦法「簡化」介紹的好書,推薦各位朋友可以親自讀。
#老查隨意讀
#Airbnb改變商業模式的關鍵誠信課